為保障10萬居民菜台中商標註冊籃子 鄭州一市場花600萬做瞭場"手術"
改造後的中原中路農貿市場,從“臟亂差”變身“新靚美”。
河南商報首席記者 李台中註冊商標興佳 實習生 高帥/文 受訪者供圖商標註冊費用
位於鄭州西三環附近的中原中路農貿市場至今已經走過12年發展歷程。12年中,這個市場經歷3次大修,最近的一次大修發生在去年夏天。這次花費600萬元的大“手術”,讓市場徹底變瞭模樣,從過去的“臟亂差”變身“新靚美”。
【改造】
花費600萬元的
一場菜市場大“手術”
如圖所示,12年“高齡”的鄭州中原中路農貿市場改造前後的對比非常明顯。
發生在2017年的市場大“手術”,讓這個農貿市場煥然一新。很明顯能夠看得出來,改造前的老市場,外觀破舊、硬件老化、地面臟污、門頭凌亂;改造後,地面整潔、攤位有序、空間明晰,從過去的“臟亂差”一步跨到瞭“新靚美”。台中通馬桶
市場運營者范全民這樣形容,“過去是捂著鼻子買菜,現在安裝瞭中央空調,冬暖夏涼,買菜更舒心。”
范全民稱,這次是自籌資金600萬元,按照政府要求進行的全新整體升級改造。事實上,早在2010年和2012年,市場在政府的介入下進行瞭兩次大改造。
河南商報記者現場註意到,市場采用瞭全鋼結構以及磚混結構全封閉設計,照明采用瞭節能光源,增加瞭換氣扇,以改造室內空氣對流模式,改造陳舊設施,規范市場管理佈局,劃行規市。
市場老舊線路也進行瞭全部改造,上下水管道全部改造,衛生間、垃圾池重新裝修以提升檔次。
智慧化、科技化也是此次改造的重心。此次改造安裝瞭電子顯示屏宣傳欄,做到瞭電子監控全覆蓋;建立網絡辦公室,利用互聯網和物聯網平臺,設立網商市場,推行銀聯卡、一卡通、微信、支付寶等支付方式;完善電商配送功能,實現線上線下融合發展。
【經歷】
12年3次大修
保障周邊10萬居民生活
從2006年開業算起,中原中路農貿市場至今已走過瞭12年。
12年前,中原中路農貿市場在開建時就定位為室內菜市場,這明顯不同於當時多如牛毛的馬路邊市場。
范全民最早是一個賣肉的商戶,他自稱是從農村走出來的創業人員。後來他順應大勢開創瞭這傢農貿市場。在12年經營中,市場一共經美國商標註冊歷3次大整修。最近的一次整修發生在2017年5月至8月。
整修後,這傢農貿市場總面積達到瞭2800平方米,共有蔬菜、水果、生鮮、糧油、小吃等商戶110餘傢,供應附近茜城五月天、保利心語、豫花園等小區約3萬住戶,保障周邊約10萬居民的日常生活,服務范圍輻射周邊2公裡。
范全民的目標是要建設鄭州市標準化菜市場,“我們環境好、設施好、服務好,在招商運營方面的獨到之處就是誠信,為進場的商戶做好一切服務,幫商戶辦理各種證照,幫助租房,我們是商戶的娘傢,要讓他們沒有後顧之憂,安心經營。”
未來,他的目標是,要讓市場盡快實現網絡化、科技化和星級化。
正文已結束,您可以按alt+4進行評論
- Jul 28 Sat 2018 06:38
台中商標註冊 為保障10萬居民菜籃子 鄭州一市場花600萬做瞭場"手術"
close
文章標籤
全站熱搜
留言列表
發表留言